白癜风治疗目标怡园:凭什么登上哈佛讲台?(2)_酒类专题_产业经济
上一页 1 2
不走低端路线实现产业链共赢
三鹿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奶贱伤农,是没有处理好企业与奶农的关系,没有在产业链上实现共赢,而怡园的做法完全不同。
老庄主陈进强年轻的时候曾经务农,了解农民的疾苦,对农民很有感情。他与周围农民签订的葡萄种植定单,十分注意保护农民的利益。当年,酒庄决定走精品路线的时候,需要砍伐部分葡萄园。陈进强一下子拿出400万元补偿农民,决不让农民吃亏。虽然那时候,他已经为酒庄陆续投入6000万元,还没有实现赢利……
2008年秋,天气大旱,农民希望引水浇地。虽然因此会增加葡萄的产量,但葡萄的品质却会下降。酒庄与农民的利益产生了矛盾,怎么办? 陈芳给农民算了笔账,酒庄收购葡萄按等级分类,天旱,今年葡萄品质好,出的酒会更好。因此,酒庄将加价收购,算下来,比给葡萄浇水更划算。
酒庄与农民的利益达成了一致,农民欣然接受。为了防止个别农民浇地,酒庄的员工24小时守在水井边,从而保证了高品质葡萄的收获……
“我们的酒奉行的是优质优价策略,有足够的利润保证农民。如果我们实行的是质优价廉的策略,我们怎样保障农民?农民不满意,怎能不出事?”陈芳说。
不懈追求以马拉松精神追求卓越
2008年,哈佛商学院在做了详细的调研和实地考察、采访之后,将怡园酒庄的发展历程做成了案例分析报告,并收录进商学院的MBA课程的教材中。
陈芳登上了哈佛商学院的讲台,这是山西企业的第一次。她讲的主要是一个企业对产品品质着魔似的追求。
成功后的怡园不断面临国外著名酒庄的高价收购,但陈氏父女一笑了之。然而,他们并不拒绝其他合作,陈芳坦言,她仍然在寻找把怡园托举到更高的力量。
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中,怡园没有裁掉一名员工,甚至还进行了分红,这让员工士气高涨。山西销售经理郝丽卿告诉,怡园在利用这段时间培训销售员工,并在全国各地开设专卖店,一些成为会所形式的葡萄酒俱乐部,“优质服务也是怡园品质的一个部分”。
今年,陈芳向员工发出跑马拉松的建议。明年,她将从中选出优胜者,组队参加厦门马拉松比赛。“与国际顶级酒庄相比,怡园还有很长的路,我们需要那种不懈追求的马拉松精神。”
短评 反思质优价廉
中国,现在已经是世界工厂。中国的产品行销世界,一个很重要的竞争策略是质优价廉。在价格战中,中国产品打开了市场。但是,这种市场大多是低端市场。中国产品的利润微薄已经是世人共知。
质优价廉,这种策略真的能够实现吗?真的能够支撑企业长期发展?同样的产品,要想价廉,无非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必然影响到员工工资,原材料质量,影响到上游生产者与供应商的利益,对环境损害忽略不计。这种减法做下去,便会使矛盾不断积累,进入恶性循环,三鹿事件的爆发,绝非偶然。
自古以来,一文价钱一文货,怡园走的是与之相反的道路,优质优价。这种加法做下来,怡园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者、服务者都因之得益,形成和谐共荣的利益链,从而使企业发展进入良性的循环。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