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三餐,合理分配,能够及时获取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正常运行,但是有些人在生活中就喜欢违背自然规律。
有些人为了能够减肥成功,有些人为了强健体魄选择不吃晚餐,虽然当时只是感觉饥饿,但慢慢习惯了,你会发现身体不仅仅是瘦下来了,还可能会承受多方面问题。
不吃晚饭的生活方式更健康,还能变瘦?
长期不吃晚餐确实能让人变瘦,事实上“不吃晚饭饿治百病”,更多事后表达的是低脂低糖饮食,并被字面上的不吃晚餐。
如果早餐摄入的热量已经满足人体需求,晚餐则可以适当少吃低热量的食物,但医生并不推荐长期不吃晚餐,否则很可能会给身体带来巨大伤害。
长期不吃晚餐,最后都会怎么样?医生:你可能要承受这7个问题
低血糖症,影响大脑功能
有些人明明很饿,但仍然坚持不吃晚饭,此时就会出现头晕眼花,四肢发抖,心慌心悸,体力不支,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时还会伴随呕吐,出冷汗等现象。
完全不吃晚饭就睡觉,人体处于饥饿状态更容易发生,低血糖,大脑细胞只能依靠血液中的葡萄糖提供能量,当人长时间低血糖,就会导致大脑细胞失去营养供给,造成缺氧。
当大脑细胞缺氧状态达到6个小时以上,就会形成不可逆的损伤,从而影响大脑功能,尤其是在睡眠阶段,大脑需要进行记忆处理并休息,对于血糖更加敏感。
影响睡眠
晚上不吃饭很容易感觉到饥饿,导致饥肠辘辘,是无法安稳入睡的,长期如此就会引发失眠症。
即便好不容易睡着了,也容易因为饥饿等原因在半夜醒来,让人精神状态越来越差,影响白天的生活和工作。
降低抵抗力
经常不吃晚饭的人,会导致各个器官缺乏营养供给引起营养不良,比如缺乏蛋白质缺钙等。
器官受到损伤之后就容易降低抵抗力,比如很多人因为营养不良引发积少症,甚至引起骨质疏松等问题,损害自身健康。
肠胃疾病
长期不吃晚餐,胃部长达十几个小时,没有食物没有用武之地的胃酸会腐蚀胃黏膜等其他器官组织久而久之,引发胃炎,胃溃疡等肠胃病变。
体重反弹
如果一段时间内不吃晚餐,身体会暂时变瘦,但是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会迅速反弹,不吃晚餐会导致白天食欲增加,第二天摄入热量更多,更容易导致脂肪在体内囤积,身材越来越胖。
精神不佳,心情不好
不吃晚饭肯定会感觉到饥饿,在这种状态下人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出现焦虑不安,郁闷等负面情绪,久而久之精神状态越来越差,更容易心慌虚弱,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会让人进入一种恶性状态之中,导致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增加胆结石的风险
长期不吃晚饭,每天都有一段漫长的时间处于空腹状态,没有食物需要消化,胆囊就不会收缩排出积蓄的胆汁。胆汁浓度会越来越大,容易沉积形成胆结石。不管是长期不吃早餐还是长期不吃晚餐,都可能会增加胆结石风险,希望您能正确对待。
晚餐的饮食原则,麻烦正确对待!
晚餐不过饱
中医认为,"胃不和,卧不宁”。如果晚餐过饮,必然会造成胃肠负担加重,其紧张工作的信息不断传向大脑,使人失眠、多梦,久而久之,易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中年人如果长期晚餐过饱,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会造成胰岛素β细胞负担加重,进而衰竭,诱发糖尿病。
晚餐不过甜
晚餐和晚餐后都不能吃太甜的食物,因为肝脏脂肪组织与肌肉等糖代谢活性在一天24小时不同阶段中会有不同的改变。
物质代谢的活性,随着阳光强弱的变化而改变身体方面的受休息或活动状态的强烈影响,如果晚餐摄入糖分过多,无法及时消耗掉,就会在体内不断储存,导致身材越来越胖。
晚餐不过晚
如果晚餐吃太晚则容易患尿道结石,不少人因为工作原因很晚吃晚餐,晚餐后不久就上床睡觉,睡眠状态下血液流速变慢,小便排泄减少饮食中的钙盐除了被人体吸收,其余必须经过尿道排出。
据测定,人体排尿高峰一般在进食后4~5小时,如果晚餐吃太晚,比如晚上八到九点钟才吃饭,排尿高峰便在凌晨以后,此时睡眠比较好,高浓度的钙盐与尿液在尿道中滞留与尿酸结合生成草酸钙,也会出现结晶并沉淀积聚形成结石。
晚餐不过荤
医学研究发现,晚餐经常吃荤食的人比经常吃素食的人,血脂高三四倍。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如果晚餐经常吃荤,等于火上浇油。
晚餐经常摄入过多的热量,易引起胆固醇增高,而过多的胆固醇堆积在血管壁上,久了就会诱发动脉硬化和冠心病。
晚餐应该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吃利于消化的食物,能够帮助更好减轻消化道负担,还有助改善血液流动,对于预防身体疾病有帮助。